第二节:肝脏。 肝脏是人体健康的大总管,它为维护人体健康所做出的贡献,无法准确表述。人生有个好的肝脏,就是个无限快乐的健康长寿之星!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和代谢器官,是人体营养物质的生产、供给基地。摄入的食物,经胃肠消化吸收,由门静脉送入肝脏进行分解合成,去除有害物质,合成安全营养配送给全身细胞利用,并回收细胞新陈代谢的废物,分解为胆汁,供十二指肠消化脂肪使用。 肝脏有众多代谢功能,最主要的是蛋白质代谢、脂肪代谢、糖代谢。 代谢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总称,也称细胞代谢。代谢分为两类:1、分解代谢,对大的分子进行分解以获得能量;2、合成代谢,利用能量来合成细胞中的各个组分。 1、蛋白质代谢: 人吃的含蛋白食物,如瘦肉、鱼、蛋类、粮谷等,在胃肠道内经过辅酶的作用,被分解成氨基酸。氨基酸分子很小,能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,经门静脉送进肝脏。肝细胞把送来的氨基酸重新合成、相连为人体需要的各种肽、蛋白质。肝脏相连肽、蛋白质的能力很强大,根据肝自身和全身的需要,把氨基酸相连为寡肽、小分子肽、多肽、蛋白质。肝也是清除蛋白质的重要器官,血液中的各种肽、蛋白质,被细胞利用后变成垃圾,要回流到肝脏分解清除掉,否则会在体内堆积,造成很多系统功能紊乱。 人体蛋白质是很容易缺乏的,一是全身新陈代谢要消耗蛋白质,二是清除有害物质,包括清除多余的营养素和调取不足的营养素,这些运作都要消耗蛋白质来完成。蛋白质长期缺乏,导致蛋白质库存不足,肝就容易损伤,代谢功能就会紊乱。肝功能不全,合****体需要的营养的反应就会减慢,甚至停顿;清除有害物质的能力降低,造成全身器官普遍出现功能衰退,单纯蛋白质缺乏,就能引起心衰、肝硬化;也不能分解、清除发挥作用后的废物,导致废物在体内堆积形成毒垢,影响细胞代谢功能。 蛋白质也是人体的“维修工”,能起到修复包括肝细胞在内所有细胞、促进细胞再生。正常人每天摄取的优质食物蛋白,应该不低于每公斤体重1克,对于肝功能受到损害以及减弱的人来说,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更有利于肝脏恢复健康,防止其进一步受到伤害。患有肝炎和肝硬化的人,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应增加10-15%。 2、脂肪代谢 资料显示:摄入的脂肪主要在小肠上段经各种酶及胆汁酸盐的作用,水解为***、脂肪酸等吸收。在代谢过程中,主要是***三酯、磷脂、胆固醇、血浆脂蛋白四类脂类物质的合成代谢,受胰岛素、胰高血糖素(与胰岛素相对抗,起着增加血糖的作用)、饮食营养、体内生化酶活性等复杂而精密的调控。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很强,合成后要与载脂蛋白、胆固醇等结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,入血运到肝外组织储存备用。若肝脂肪合成代谢异常,会导致脂质在肝脏沉积,易形成脂肪肝,影响分解代谢。 长期饥饿,葡萄糖供应不足时,脂肪酸被转为能量供能,会产生大量酮体,引起酮症酸中毒(为脂肪分解过多、过快产生的代谢紊乱综合征,易得糖尿病,甚至出现心律失常、意识障碍、昏迷等症状)。 肝脏健康,肝脂肪代谢正常,肝细胞合成的脂蛋白进入血浆,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、***三酯、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,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。被利用过的胆固醇等脂类,最终回流入肝脏,由肝细胞分解成胆汁酸并运入胆囊贮存;当十二指肠有脂肪进入时,便通知胆囊向十二指肠输送胆汁酸,参与脂肪消化。不吃早餐,或摄入脂肪太少,胆汁酸聚集在胆囊时间长不被利用,会结晶形成胆结石。 如果肝出了问题,脂肪不能正常代谢,容易患高血脂症,血液粘稠,卵磷脂的产量也会锐减,降低清理脂类的能力,使脂类加快贴附到血管壁,导致管腔阻塞加快,使血管壁硬化,导致高血压、脑血栓、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发生。 3、糖代谢 资料显示:肝脏是糖代谢的中心,负责维持血糖稳定。糖的营养价值主要是供给能量。体内糖代谢正常,能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。糖代谢紊乱,会引起血糖浓度过高(高血糖症)或过低(低血糖症)。 食物中的淀粉在胃肠被消化成葡萄糖吸收,在肝脏和肌肉两处合成糖原。在肝的为肝糖原,肝糖原主要是维持血糖稳定,并防止摄入体内的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;在肌肉的为肌糖原,肌糖原为肌肉运动提供能量。葡萄糖不足时,机体会启用糖异生,又称糖质新生,指的是非碳水化合物(乳酸、丙酮酸、***、生糖氨基酸等)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。糖异生保证了机体血糖处于正常水平。 糖是保护肝脏的重要物质,葡萄糖能提供人体所需要能量的70%左右,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缺乏能量的状态,就会影响肝脏功能。****除主食摄入外,可以按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取0.5克糖,按这样的标准,对健康有益。 2024年血糖最新标准值对照表为: 1、18岁以下的青少年人群:空腹血糖值保持在4.4mmol/L~6.1mmol/L之间; 2、18岁到60岁左右的人群:空腹血糖值保持在4.4mmol/L~7.1mmol/L之间; 3、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:空腹血糖值可以放宽至7.0mmol/L~9.0mmol/L; 国人的主食是粮谷类,富含碳水化合物(糖)。成年人每人每天大概需要300克葡萄糖,相当于每天摄入400克大米或面粉。血糖存在的意义主要是给大脑、红细胞和骨髓供能。当肝脏糖代谢紊乱,血糖就会出现变化。低血糖,大脑不能获得足够的葡萄糖,就会出现头晕甚至昏迷。高血糖为糖尿病,全身细胞都处在高渗环境里,影响细胞内的很多反应,会导致很多并发症的发生。 大脑没有储能物质,几乎都用碳水化合物来供能,成年***脑每天约消耗120克葡萄糖。 第三节、养护肝脏 肝脏这么重要,养护好肝脏,是健康长寿的关键。养护肝脏的主要营养是人体必需基础营养素,所谓“必需”,指人体自身不能合成,或合成量少,不能满足需要,必须通过饮食补充的营养,或补充营养素制剂。 资料显示:必须基础营养素,是人体最容易缺乏又不可或缺的营养,特别肝脏如果缺乏,肝脏最容易受损,从而导致肝脏代谢紊乱,影响解毒和清理废料,降低分解合成能力,严重影响健康!人到中年往后,身体逐渐衰弱,对营养的吸收能力降低,如能正常补充“充足均衡”的必须基础营养素,把肝脏养护好,保持肝脏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三大代谢功能正常,就能自动预防、治愈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、癌症,及其它各种慢性病、疑难病。 1、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,源于血管堵塞。当肝脏脂类代谢紊乱时,容易得脂肪肝和高血脂,这是不次于癌症的严重疾病!自查出脂肪肝、高血脂起,就快速向心梗、脑血栓、高血压发展。 脂肪肝,属于代谢紊乱的疾病,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,会影响患者的血管、脑动脉、冠状动脉等畅通,易致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,危害极大,发病率不断升高,且日趋年轻化。 高血脂,又称高脂血症,是指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类物质高于正常值,包括胆固醇、***三酯、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。血浆中脂类高,导致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,容易堵塞血管,特别胆固醇,由于颗粒较大,容易在血管壁沉积,加快血管堵塞,使血管壁硬化,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发生。 现在的饮食逐渐趋向低蛋白,高脂肪,是血管堵塞的主因。由于摄入的蛋白不足,脂肪过量,导致肝脏营养不良,影响脂肪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,致使血管中血浆粘稠,血流缓慢,血管堵塞逐渐加快加重,于是在心脏和血管内,血液出现凝固而形成血栓,造成严重后果,引起心肌梗死、脑梗塞;下肢血管堵塞可形成下肢血栓等。 心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,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,具有高患病率、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。目前用西医最先进、最完善的治疗手段,仍可有50%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,能自理的,病根也无法排除,因为血管仍然在继续堵塞,继续向死亡迈进。根据最新数据,2023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现患人数已经超过了3.3亿,其中包括脑卒中患者1300万人、冠心病患者1139万人、心力衰竭患者890万人、心房颤动患者487万人、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00万人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0万人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00万人以及外周动脉疾病患者4530万人。此外,高血压患者数量更是达到了2.45亿人。这些数据令人震惊,也让我们更加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问题。肝脂肪代谢障碍,导致血液粘稠加快血管堵塞。现代医学很难治愈心脑血管病,只能控制临床症状,因为西医的抗生素类药物没有疏通血管堵塞的功效,反而会伤害肝脏,导致人体自愈能力降低。 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系列管道,人体除角膜、毛发、指、趾甲,牙质及上皮等处外,血管遍布全身。按血管的构造功能不同,分动脉血管、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。血管是输送营养生命物质的循环供给线,一个****的毛细血管总数在300亿根以上,全部血管首尾相接,总长约11万公里左右,可绕地球2.5圈。 动脉与静脉的交汇吻合处是毛细血管网的终端,是营养物质的交换场所。心脏节律性地搏动,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地流动。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,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。血液由左心室射出,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,在动、静脉毛细血管网吻合处进行物质交换,供给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和氧,运走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,动脉血变为静脉血;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、下腔静脉血流回右心房,这一循环为体循环。 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有一个特殊的结构三尖瓣,它的作用是保证血液循环由右心房流入右心室。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,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,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,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,静脉血变为动脉血;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,这一循环为肺循环。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,血浆中含有91%-92%的水分,其它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、激素、营养物质、代谢产物、酶类、电解质、微量元素和血液气体等。血细胞包括红细胞、白细胞、血小板等。 血液中还含脂类,统称血脂,血脂的比值对血管堵塞有重大影响。比值可以通过查血脂六项获取:血清总胆固醇、***三酯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。 血清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,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。正常参考值:2.85~5.69mmol/L。 胆固醇非常重要,主要由肝脏合成。全身数十万亿细胞一刻也离不开胆固醇,没有胆固醇,细胞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,生命也将终止,所以维持血液中胆固醇的正常值非常重要。血液中胆固醇高于正常值,容易堵塞血管,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、脑卒中、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 ***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,大部分组织均要利用***三酯分解供给能量。***三酯在肝脏合成,并运到脂肪组织中贮存备用。正常参考值:男性 0.44-1.76mmol/L;女性 0.39-1.49mmol/L。 ***三酯高于正常值,易患冠心病、原发性高脂血症、动脉硬化症、肥胖症、阻塞性黄疸、糖尿病、肾病综合征等。低于正常值,易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肝功能严重低下等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,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转变而来,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。人体内胆固醇的总量为100到200克。其中三分之二在肝脏合成,三分之一来自食物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责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,供给组织细胞利用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参考值:0-3.7。 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升高,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,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,阻塞相应的血管,引起冠心病、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。超出正常范围,会使心脏病的危险性增加。参考值不正常的原因,源于肝脂肪代谢障碍;当肝脏受损,如饮酒、抽烟、熬夜等影响,或基础营养素缺乏,致使肝脂肪代谢紊乱,导致人体对脂肪的利用障碍,大量脂肪集聚在肝细胞内,形成脂肪肝和高血脂。 血液中总胆固醇、***三酯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值偏高,脂类容易贴附在血管壁,导致血管堵塞,血管壁硬化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,参考值0.91-2.17mmol/L。主要由肝脏合成,由磷脂、载脂蛋白A、胆固醇和部分脂肪酸组成,主要生理功能是转运磷脂和胆固醇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极其复杂的微粒家族,约占血浆总胆固醇的20%。其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和细胞中过多的胆固醇、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;将沉积在血管壁的胆固醇、血小板颗粒剥离下来,与各组织利用过的胆固醇一起送回肝脏分解,转化为胆酸,合成胆汁,参与肠道脂肪消化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美名曰“血管壁清洁工”,其参考值偏高,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小。 载脂蛋白构成血浆脂蛋白的蛋白质部分,是运输血脂到机体各组织进行利用和代谢的蛋白质。载脂蛋白基因发生突变,会形成不同等位基因型多态性,并进一步形成不同表型的载脂蛋白,影响血脂利用和代谢,从而导致高脂血症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生和发展。正常参考值:男性:0.92~2.36g/L,女性:0.8~2.10g/L。 载脂蛋白分A和B两种类型。 载脂蛋白A主要分布在高密度脂蛋白中,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载脂蛋白,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,载脂蛋白A升高,发生冠心病的风险下降。 载脂蛋白B主要分布于低密度脂蛋白中,主要反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,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,载脂蛋白B升高,表明患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大。 血脂六项的比值是否正常,是血管畅通与否的关键,现代医学很难改善其比值。 肝是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,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。肝营养不足,容易出现肝代谢障碍,在血脂方面表现为肝脂肪代谢紊乱,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等脂类含量过多。过多的脂类容易沉积在动脉血管内壁,导致动脉管腔狭窄,粥样硬化,继而出现高血脂、冠心病、心梗、脑血栓、高血压、肥胖等疾病。 肝代谢正常,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、***三酯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,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,降低血液粘稠度。健康肝脏每天能生产大量疏通血管的物质,其中最著名的是卵磷脂,卵磷脂就像“清洁工”,时刻勤奋地清理贴附在血管壁上脂类,保持血管畅通,并能乳化胆固醇颗粒,使胆固醇颗粒变小,在血液中呈悬浮状,随血流供给全身细胞利用,减少在血管壁沉淀。如果肝出了问题,卵磷脂的产量就会锐减,降低清理脂类的能力,导致脂类加快贴附到血管壁,加快管腔阻塞和管壁硬化,导致斑块、血栓的形成,致使心脑血管病发生。要想彻底解决心脑血管病,必需从护肝养肝入手,恢复肝脏代谢功能,把合成卵磷脂的原料给足,让肝脏生产充足的“清洁工”,把血管壁上脂类不断清除掉;血管畅通了,心脑血管病就能避免,已有的心脑血管病也能轻松治愈。
|